如何做好品牌营销?来看看品牌诊断的两大策略

洞察一个品牌的过去、现在和未来,了解一个品牌的竞争力和健康程度,需要从三个角度去综合考虑,那就是品牌对消费者的价值传递、品牌在市场中的直观表现和品牌的竞争前景。

价值传递是品牌的物质基础,没有使用价值,品牌就失去了存在的根基;市场表现则是品牌的历史发展的结果,是诊断品牌历史的依据,也是诊断品牌未来的起点;竞争前景是对品牌未来的展望,对品牌竞争力与成长动力的洞察。根据品牌在这三大要素方面表现的强弱程度,可以清晰的界定出品牌的市场位置、品牌策略的市场效果、品牌竞争能力及品牌管理的未来方向。

品牌如人一样,生老病死的事情均不可避免。想要预防品牌“疾病”,就得定期给品牌体检,做诊断。而此时品牌诊断就如同中医的望、闻、问、切或是西医的仪器检查等方法判断病人的病情进而分析病因。在品牌诊断过程中,为了保证其准确性,品牌诊断医师必须对品牌元素和相关内容一项一项地进行精确比较,才能得出真实的差距所在,同时,也需比较出品牌目前的自身现状与前期规划和竞争对手的差距所在。往往在实际操作中,难度最大却又最为重要的是后者,原因就在于市场需求是最难精准衡量和把握的,下面是若观品牌管理团队将结合相关资料提出品牌诊断里的两个策略:

1.解析需求要素

俗话说,“打蛇打七寸,牵牛牵鼻子。”面对多姿多彩、纷繁复杂、千变万化的市场需求,只有抓住需求的关键要素,才容易最终把握整个市场,这个前提便是解析需求要素。例如要找出一个饮料品牌与市场需求的差距所在,不仅需要解析出产品功能需求的要素(口感、口味、营养),还要解析出情感需求的要素(产品包装、品牌理念、核心价值观)。这些要素的解析对不同类别的品牌各不相同,在实际操作中需要根据具体的品牌而定,比如对汽车品牌就会出现与饮料品牌完全不同的需求要素(价格、安全性、载重量、马力、速度、可靠性、耐久性、舒适感)。当我们知道了目标消费者的需求要素之后,就可以从容地解剖品牌,把握市场需求。

2.做到真诚沟通

为什么市场需求不容易把握,那是因为消费者的心扉常常是紧闭的,调查者无法像医生那样通过一些科学仪器诸如核磁共振技术等扫描人体的内部器官那样透视消费者的心灵。因此,只有实现真诚沟通才能够较好地把握潜藏在消费者内心深处的渴望和需求。所以在实操中,我们常常要扪心自问是否能够让受测者无所顾忌地畅所欲言,让他们讲出对品牌真实地想法,这是获悉市场真实需求,并找出品牌与其差距所在的便捷之道。